Home » Archives by category » 宮觀介紹 (Page 3)
宮觀介紹-綿山介休道教協會
綿山位於山西太原西南約100多公里處的介休市境內,因春秋晉大夫介子推攜母隱居被焚於此而又稱介山。綿山海拔2566米,這裡山色秀美。草木青綠,珍禽走獸出沒林中。1993年,介休三佳集團董事長閆吉英居士投資4億元開發綿山,修進了上山公路、賓館、飯店等,並資助道眾恢復了抗日戰爭中被毀的道教宮觀。目前全山道觀建築面積達12萬平方米,其中大羅宮3萬平方米,是目前全國最大的道教建築群之一;道觀內的壁畫面積達5萬平方米;山上有殿宇六十多座,供奉神像600多尊;綿山有百人組成的道教音樂團。目前山上道觀交由道眾及信徒管理,經政府批准,已作為道教活動場所開放,並成立了介休市道教協會。
宮觀介紹-武當山道教
武當山又名太和山,山巒群峰猶如大海的波濤起伏在靜止的瞬間。峰岩兀立,澗水長流,樹密林深,空空濛濛。這大自然的神妙造化正是道士們斷絕俗緣世慮,修真煉性所崇尚和追求的虛清環境。武當山是玄帝的發祥聖地,道教尊奉他為“玄天真武上帝,他又使武當山成為我國道教名山而名揚九州。
宮觀介紹-上海白雲觀
道教著名宮觀。在上海市西林後路。亦稱“海上白雲觀”。清光緒八年(1887),全真道士徐至成在仁濟善堂紳的資助下,在此創建雷祖殿,光緒十二年(1886)又擴建了鬥姆殿、客堂及齋堂等建築,光緒十九年(1893)又在上海商會會長陳潤夫等人的資助下,再次擴建了三清殿、呂祖殿、丘祖殿,時占地面積達十四餘畝,使其逐漸成為一座規模較大的全真道觀;光緒十四年(1888)住持徐至成進京,在北京白雲觀方丈高仁峒與清庭官員的協助下,改其廟為“海上白雲觀”,並請得明版。《道藏》一部,供于廟內藏經閣上,以“留鎮山門”,同時採用了較為建全的北京白雲觀規戒,確立了海上白雲觀的全真十方叢林地位,後經徐至成十餘年的苦心修行與慘淡經營,遂成為上海頗具威望的全真道觀。其建築分前後兩部分,前殿中為雷祖殿、藏經閣,東殿為客堂、丘祖殿,西殿分齋堂、鬥姆殿等;後殿為三進,中為三清大殿,南為甲子殿、北為四禦殿,東為救苦殿、西為呂祖殿、玉皇閣及鐘鼓樓等建築。三清殿內所供奉之張天師、許天師及五尊天將神鑄,均為銅鑄,高達177釐米,儀態端莊,面容慈祥,鑄工精良,堪為上品,為清代所鑄造,屬道教文物。該觀昔是上海著名的全真道觀,現為上海市道教協會所在地,是今日上海道教研究、教務活動、培養人才、對外聯誼之中心。
宮觀介紹-西安八仙宮
道教著名宮觀。在陝西省西安市東關長樂坊,又稱八仙庵。創建于宋代,相傳鐘離權曾於此經過黃粱夢感悟呂洞賓而成仙,後人在此立祠以祀之;又傳說宋代此處地下常聞隱隱雷鳴聲,人們遂建雷祖殿以鎮之;後又說有一貪圜書生鄭生息于雷祖殿,忽遇八位異人遊唾於此。故而便有“八仙”到此之說。金元之際,全真道盛行,人們在此大興土木,建置道觀,時庵內建築已初規模。明代八仙宮已成為著名道教宮觀。清康熙初年,道士伍火然重修殿宇,並擴建東跨院,同時於庵內開壇放戒,將其辟為道教全真十方叢林;後又改為子孫廟,至清嘉慶丙寅年間 (1806)庵內主持董清奇募化集資,修葺殿堂,增建西跨院,開壇演戒,恢復道教全真十方叢林體制;後庵內方丈朱教先,又創建西花院。同治年間,庵內古柏古槐及部分殿堂遭火被毀;光緒二十六年(1901),光緒皇帝和慈禧太后西逃長安,曾駐蹕庵內,因頗賞識時任方丈李宗陽,故賞銀千兩,令建廟宇,並敕封為“西安東關清門萬壽八仙宮”。
宮觀介紹-廣東酥醪觀
該觀是於1989年由香港園玄學院鄧國才重光,恢復香火的。據歷史記載,1924年,在大革命時期,國共合作,蔣介石先生就入住酥醪觀。至今,蔣介石先生睡過的床鋪和用過的桌椅還保存完好。
宮觀介紹-新會紫雲觀
新會的紫雲觀是廣東省較大規模的道教宮觀,坐落於新會圭峰山石澗郊野公園的鳳山腳下,占地4.6萬平方米,建築面積6000多平方米。紫雲觀依山傍水,左青龍(紫雲路)自南向北環繞而過,右白虎(石澗水庫)自北向南潺潺流淌,形成“聚寶盆” 之勢,是仙家修行福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