宮觀介紹-江西龍虎山天師府
龍虎山天師府是我國規模最大、保留最完整的道教的場所之一,建築宏偉壯觀乃我國建築史上的奇跡,天師府始建於東漢時期,是道教始祖張道陵的府坻,素有“南國仙都”之稱。民間有“南張北孔”之稱,南張指的就是張道陵的天師府,北孔指的就是山東曲阜的孔子的孔府。
天師府位於上清鎮,是歷代張天師的祀神和生活起居之所,原建於龍虎山下,後遷於上清。張天師的名號已傳到63代,是我國最長的受皇帝冊封的一姓嗣教,張天師本名張道陵,出生於天目山,他母親夢見魁星而感應懷孕生下了他。張道陵自幼聰慧過人,七歲就讀通了老子道德經,天文地理河圖洛書無不通曉。成年後又在深山中刻苦修煉,不久得道。他曾在龍虎山煉丹,三年丹成。不久後遇到神人指點,修成了最高的道術,能夠除魔去病,拜他為師的人竟有好幾萬人。張道陵就把他們組織起來,成立了道教團體。據說在東漢桓帝永壽元年的九月九日,張道陵被仙人封為正一真人,羽化登升。他所創立的道教一直傳到今天,後人尊他為張天師,而張天師的名號也被歷代帝王特許世襲,現在的張天師已經是張道陵的第63代孫了。
天師府占地5萬平方米,有500多間房舍,樓臺殿閣金碧輝煌,曲徑回廊不計其數,府內古木參天,環境清靜,風景十分優美。它既保留了中國傳統的府第規格,又兼有封建衙署的某些特點,在佈局上保持了鮮明的道教正一派風格。整個建築以三省堂為中心,分東西中三路而成八卦形,為道教獨有的建築風格。私第為一王府式樣的建築群,是現存的「大府第」之一。主要建築有:府門、二門、大堂、私第、家廟、萬法宗壇、法籙局、提舉署、玄壇殿、靈官殿、真武殿、書院、納涼居、敕書閣、庫房等,院內古鐘、古碑、古井等文物俯拾皆是。
You must be logged in to post a comment Login